用“真產品”推動文旅業(yè)復蘇轉型
2020-12-04
來源:光明網
冬季文旅消費季已經拉開大幕。近段時間,多地相繼啟動促進文旅消費的活動,在密集發(fā)布數百項文旅活動和特色產品的同時,推出大量惠民措施和文旅消費券。商務部、文化和旅游部等相關部門也在密集部署支持政策,力促文旅業(yè)加速復蘇和轉型發(fā)展。
中國前三季度共接待國內游客19.33億人次,已經恢復到去年的42%,第四季度城鄉(xiāng)居民出游意愿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。今年,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嚴峻考驗,各地都在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徑。
疫情防控常態(tài)化下,我國文化和旅游業(yè)經歷“五一”假期的短暫繁榮、十一假期的理性調整,將進入打磨產品、積累優(yōu)質內容的重要窗口期。經此一“役”,我們更需要以高質量的文旅供給激發(fā)更強烈、更可持續(xù)的消費需求。而眼下,各地開始啟動文旅消費,一則是推動文旅業(yè)復蘇和轉型發(fā)展,二則也是在檢驗文旅產品對大眾的吸引度。
上海啟動了首屆“上海夜生活節(jié)”,圍繞“夜購、夜食、夜游、夜娛、夜秀、夜讀”等主題推出180余項特色活動,打造具有煙火氣、上海味、時尚潮、國際范的夜上海新形象;江蘇蘇州的“姑蘇八點半”,被定位為撬動蘇州夜間經濟發(fā)展的支點,將進階為蘇州的城市品牌形象……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盤點文化“家底”,提煉人文氣質,探索文旅融合之道。
讓文旅融合之道越走越寬廣,需要進行更多探索。近日,四川甘孜20歲藏族小伙丁真走紅,曬黑的皮膚,略顯蓬亂的頭發(fā),害羞的笑臉迷倒了萬千網友。丁真為何能走紅?很大程度上,大家都喜歡他的“野性與純真并存”,這背后是人們內心深處對原生態(tài)自然的潛在愿望。文旅融合,體現在打造美景、打造人文情懷的過程中。丁真在網絡走紅,佩戴的耳環(huán)成了“網紅”產品,當地的自然風光也吸引了無數人。這無疑給文旅融合一個很好的啟示,文旅轉型,要的是“真”,真正結合當地的文化,打造出適合當地風情的“產品”,流量才能轉化成實實在在的人氣。
當前,伴隨數字化發(fā)展浪潮,許多地區(qū)都在積極尋找數字與文旅產業(yè)融合點,放大區(qū)域文旅影響力?;ヂ摼W平臺憑借在數字化領域的領跑能力,被視為當下文旅行業(yè)轉型的有力跳板。運用沉浸式技術,游客就可以“穿越時空”與文物對話;5G時代到來,游客可獲得更好的VR、AR體驗……這些讓人耳目一新,在旅游中感悟中華文化、增強文化自信。
啟動促進文旅消費,只是點燃了一個引擎,要想“燃”得久,“燃”出經濟效益,不能僅僅依靠消費券。拿出“真貨”,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旅游項目,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,真正為城市打造獨具特色的IP。
當然,在促進文旅消費活動的同時,也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。時下已經進入冬季,處于疫情零星散發(fā)狀態(tài),不能因為“聚”就忘了“防”。越是人氣旺,越要在各種細節(jié)中做好防范,景區(qū)再“紅”,相關防疫措施也得跟上,這是推動文旅業(yè)復蘇的前提。我們相信,在惠民措施和文旅消費券的拉動下,在對“長紅”爆款產品的探索和創(chuàng)造中,文旅業(yè)會迎來一個復蘇與轉型的“春天”。